央行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: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
央行将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。
9月19日,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公开市场业务公告[2025]第3号称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,即日起,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调整为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,操作时间和规模将根据流动性管理需要确定。
这是今年央行第二度调整公开市场工具的操作方式,均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(即美式招标)。3月24日,央行公告称,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,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,自当月起中期借贷便利(MLF)将采用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操作。
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方式的操作方式,意味着机构根据自身情况可以选择不同利率投标,按照从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中标,机构的中标利率就是自己的投标利率。
近年来,央行通常在春节假期前、国庆长假前、跨年前等时点启用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。
央行在2024年明确了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的政策利率地位,去年7月通过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改为固定利率的数量招标,明示操作利率,有助于增强其政策利率地位,同时,逐步淡化其他期限工具利率的政策色彩。具体来说,去年7月通过MLF操作时间统一延后至LPR报价之后,实现了LPR与MLF利率的“解绑”,引导LPR 报价转向更多参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;去年9月开始由数量招标改为利率招标(荷兰式招标),并公布最高、最低投标利率以及中标利率,进一步淡化MLF政策利率色彩;去年10月启用买断式逆回购工具并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方式(美式招标),持续积累操作经验半年后,在MLF操作中推广应用,2025年3月起MLF操作由单一价位中标调整为多重价位中标,取消统一的中标利率,MLF利率退出政策利率功能。9月19日,公开市场14天期逆回购操作也调整为固定数量、利率招标、多重价位中标。